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教科室 >> 科研动态 >> 浏览详细内容
实践工作报告——李仙玲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20-12-17 浏览次数: 2221 次 来源: 本站编辑

 

 

 

教学改革实施效果报告

 

成果名称:   陕西省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定位研究

成果完成单位神木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成果负责人:  李仙玲


 

 

 

 

 

 

 

 

 

 

 


  1. 问题的提出

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和主体,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直接影响其健康、生态、可持续发展。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针,“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这可以说是新时期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定位。因此,我们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社会需求、个体需求及有效供给的研究,及根据国际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明确了新时代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一)关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争论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证研究表明,中等职业教育确实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快速发展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其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显著高于普通高中。利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人力资本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积累与溢出模型等计量出1993—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对GDP增长率的平均贡献为2.9387,而普通高中平均贡献为1.2249;若以教育类别划分,中高等职业教育贡献率超过全体教育的一半以上(蒋义,2010)。正是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央政府一直重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规划到2015年,中职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到2020年,达到2350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0%。但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争论一直存在。

  1. 取得的成果

    一、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课题开展一年多来,课题组始终紧紧围绕“陕西省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定位研究”这个中心主题开展研究工作,达到了预设的实验目标,取得了一些成果,按计划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

    1、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1)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学习、理论的普及。因此,自2017年5月准备申报课题时起,课题组采用了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查阅文件等相关资料,学习有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定位方面的相关理论资料,用以指导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行为,边学习边积累边实践,及时反思,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总结出了典型案例和论文。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等的转变。

    2)结合课题实际,扎扎实实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和交互式智能平板理论及应用资料。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学习新理论,学习新经验,学习新方法;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品位,促进专业发展。

    3)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学习教育部及中央、省、市县级职教中心办学定位相关文件精神,努力把握这些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同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发展动态和信息,不断调整本课题实验的研究工作。

    2、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发展。

    1)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级培训学习活动,更新教师的观念,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了课题成员的研究意识,增强了研究的积极性。(2)开展课题调研。课题组通过现场、电话、网络、邮寄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了课题调研。制作了教师组和学生组调查问卷,并采用纸质和电子两种方法进行了调研,收回有效问卷2300多份,进行数据统计后形成了相关调研报告。

    3、充分利用课题组成员和学校的特点,在广泛汲取各课题组成员的特点中提取共性供于研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发挥各位老师的优势和特长进行有重点的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的教学研讨活动,加强总结和交流,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有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实验方案,加强开展过程性研究。

  2. 成果的实施

本成果针对性地确定新时代陕西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定位

(一)新时代陕西省县级职教中心的战略定位

县级职教中心的定位 ,理论上能够说得清楚 ,但在实际工作中 ,会时常出现“移位”或“偏位”现象。如何定准位、定好位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下我国县级职教中心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无论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扶贫攻坚战等,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1.功能定位。

1)统筹指导县域内职业教育。县级职教中心之所以叫中心,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全日制学历教育资质,兼有统筹县域中等以下职业教育行政管理职能,也有管理乡镇级、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职责。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应当把县级职教中心办成经济中心、人才中心、文化中心、科学实验和科技推广中心。要遵循“政府统筹、整合资源、集中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统筹职能,整合县域各类职业与成人教育培训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创业孵化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

2)统筹实施县域内职业技能培训。根据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优化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意见》(陕政办发〔2014〕132号)要求,要把县域内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全部整合到县级职教中心,统筹实施培训项目,统筹使用培训资金,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作用。

3)培养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级实用型技术人才是县级职教中心的重要育人标准。有人认为这个标准偏低了 ,毕业生的中专学历难随人愿;也有人认为标准偏高了 ,生源质量差 ,培养难度大。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 ,这个标准比较合适。过高要求或过低要求都会使教学运作及教学评估脱离实际、脱离多数。这里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把中级实用型人才标准具体化 ,评估机制规范化。人为地降低标准 ,随意地打破课程结构 ,做假性地包装学生 ,都应作为教学管理者和教学者的大忌。二是要有很强的爱生敬业精神 ,不回避生源素质差这一现实 ,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一个微小的闪光点 ,不放弃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长处 ,循循善诱 ,使学生学到真本领 ,取得就业上岗的通行证。

4)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一步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县级职教中心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县级职教中心要进一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培训,培养农村科技骨干和致富带头人;根据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配合当地农业现代化项目的实施,积极引进和开发农村科技致富示范项目,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农村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提供师资和技术服务;2020年前,县级职教中心要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子女实行精准招生、精准资助、精准教学、精准就业,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教育助力精准扶贫。

5)服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县级职教中心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要求,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促进县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招收所有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入学,满足农村群众接受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和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

6)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人才供给。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全面展开,培育特色经济,主攻民营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壮大园区经济,提升劳务经济正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技术人才的支撑。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发展,增强实用人才的培养能力,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7)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还要强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我们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赋予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新内涵。第一,人的发展首先要具有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首先是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发展自己,才能实现就业这一基本权利,才能使人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高度来看待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必须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我们要正视到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读于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那些难以升入普通教育的青少年群体,而他们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和城镇低收入家庭,或者说来自于社会弱势阶层。从社会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首先应该支持帮助这一人群。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再一次为他们提供就学机会,为这部分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把为人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特别需要办好的事情。

8)服务学生就业兼顾学生升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国家提出了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高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学历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要求为有升学愿望的学生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实训中高职教育衔接。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确定优先发展的区域、学校和专业,推广“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探索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毕业生进一步升学或继续学习。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更明确提出“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实现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中等职业教育从单一的就业导向发展为升学就业双提优,即既满足当下就业需要,也服务于长远就业。2016年以来,陕西省教育厅增加了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计划,扩大了“三校生”本科升学比例,促进了县级职教中心“两条腿走路”,带动了县级职教中心规模发展。今后,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要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升学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2.规模结构与特色办学定位。

(1)分类发展,多样办学。选择办学基础好的15-20所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专门化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服务陕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发展滞后和办学条件较差的县区中,选择10所左右县级职教中心,试办综合高中,以服务学生升学为主要目标。其余县级职教中心,发挥其综合功能,升学、就业、培训等兼顾。

(2)保证规模,内涵发展,做强县级职教中心。坚持大体相当的职业教育政策,职普比控制在4:6左右,保证县级职教中心的办学规模。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提高办学条件,提升县级职教中心办学质量,保证县级职教中心的有效供给。

(二)陕西省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路径

陕西县级职教中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省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职教中心教育已经成为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年成才的重要途径,县级职教中心已经成为县域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也为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陕西省级职教中心的现状,我们对我省县级职教中心提出“完善整合,发挥功能,普职融通,内涵发展”的发展设想。

1.完善整合,发挥功能。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陕西建设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实行“政府统筹,部门联合,教育主管,一校多制”的办学和管理体制,是一个融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农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机构。多年来,职教中心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进入新世纪,2012年-2014年,陕西省相继出台《关于确定陕西省重点支持建设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及专业规划的通知》、《关于支持重点建设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统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意见》。对整合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提出了进一步规定和要求。县级职教中心整合全县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是县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凡是整合到位的县职教中心,其功能发挥就到位,资源统筹整合不到位,县级职教中心龙头地位不突出。职教中心承担的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推广服务、短期实用技术培训、技能扶贫、社区教育、继续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等功能就发挥不出来。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县级职教中心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的真正整合,发挥其全部功能。

2.普职融通,内涵发展。

县级职教中心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要求,扩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促进县域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要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普通高中所开展的扎实基础素养教育、个性潜能教育、创新素养教育,为中职校能够培育具有良好基础素养和技术专门素养的人才提供启示。而中职校面向教育市场办学、校企合作、注重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关注激活学生专门技术潜能等,为普通高中推进专门领域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及与企业、高校合作育人提供参考。为此,建立两类学校的合作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高中阶段各类资源为不同类型人才早期识别与培育服务。

在坚守“高中阶段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这一政策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探求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合作方式,实现我国高中阶段多样化特色发展。县级职教中心要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开展素质教育,弥补短板,注重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促进就业,服务发展方面办出特色。

四、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本成果对陕西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与校级行政领导进行探讨和分析,制订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发展规划。

1.继续整合资源,做好发展规划。

按照已有发展规划,完善县级职教中心的资源整合。做好今后几年陕西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的规划。

2.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办学条件。

落实各级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加大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校舍、操场、生活设施、校园环境、数字化校园、专业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建设与时代同步。开展优质学校建设。建立完善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

3.加强市级统筹,发挥资源效益。

构建“市域统筹、协同发展、市县共管、以县为主”的县级职教中心办学管理体制。统筹领导管理,市级规划各县职教发展,指导职教中心办学;统筹建设发展,职教中心采取市县携手、共建共管的体制,统筹建设项目,师资队伍建设,共同确定学校班子;统筹专业设置,依据各县经济结构、优势资源和传统强项调整各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设置,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域内职教专业体系。

4.完善体系,落实中高职衔接。

落实十九大提出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开始从整个国家技能形成的角度构建。通过普通高中与中职校合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立交桥与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拓展加强中职学校的培训功能,统筹实施培训项目,统筹使用培训资金,充分发挥县级职教中心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作用。夯实人才培养立交桥的政策根基。鼓励有关高等院校扩大招收“三校生”计划。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应当把发展目标定位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基础教育,服务就业的同时兼顾升学教育,让一部分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5.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落实2017年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在招生、经费保障、质量年度报告、诊改、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方面想成制度保障。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