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热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建设 >> 党总支 >> 浏览详细内容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
字缩小 】 【 字放大发布时间: 2020-11-29 浏览次数: 1255 次 来源: 本站编辑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指南,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能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能充分展示中国在应对国际生态危机时负责任和担当的国际形象,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确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打交道的历史,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得当,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则文明兴盛发展。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文明兴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处理融洽。反之,如果人与自然关系处理不当,人类总是力图去超越自然极限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类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导致文明的衰落与灭绝。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唯一一个历经5000年发展而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态问题,影响中国文明进程,影响中华民族的崛起、复兴。当今时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十分普遍和突出。就我国而言,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时空压缩”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短期集中显现,不仅生态环境中的历史欠账难以归还,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涌现,并进入高发频发阶段,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这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起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未来文明发展才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内容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到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再到十八大纳入生态文明而拓展为“五位一体”。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过程,这是我们党把握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

   (三)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当前依然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

   要改变当前的生态环境供需矛盾,需要来一次文明的洗礼,需要我们从观念上改变传统认识,从实践上积极行动,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特别是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以使包含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在内的全面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以回应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安全和生态产品需要。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四)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危机,这是全球面临的“普遍世情”,其中,生态问题日益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锐减、海洋污染、野生物种减少、热带雨林减少、土壤侵蚀以及越境污染等大范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时常出现,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除了世界各国联合起来行动以外,我们别无选择。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提出了解决世界气候问题的系列新理念,中国不仅是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是这一公约坚定的履约国,中国正在按照达成的共识积极开展减排行动。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表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的重要演讲,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在国际社会的拓展,也是一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方案。这些基于中国生态智慧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案,不仅为中国迈向新文明之路指明了方向,也为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提供了创新性示范。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对不起,暂时没有符合条件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