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讯(记者郭妍)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批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离不开技能人才,更离不开工匠精神。
如今,陕西正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技能报国服务中国创造
多年来,陕西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们秉承着技能报国之志,在焊花四溅、刻刀起舞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斗,用汗水灌溉梦想。从天南到地北,从核心技术的研发实验室到重大工程的施工现场,从智能制造到乡村振兴,很多领域都活跃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身影。
11月18日,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实训基地,杨新华老师正在给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的学生手把手传授最新的焊接技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技术。同学们要通过学习进一步熟悉焊接方法与工艺要点,掌握T型接头操作技能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杨新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天的学习内容后,开始进行示范操作。
杨老师手持电焊枪,头戴防护面具开始焊接。在焊花飞溅中,一条漂亮的焊缝出现了。同学们在焊接面罩的保护下认真观察着。
焊接结束后,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析着动作要领。他说:“同学们,焊接时脚站的位置、手的方向以及身体重心的位置、电流的大小都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反复练习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新工艺新方法,才能练就过硬的技术。”
杨新华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毕业后会奋斗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我们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让他们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只有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才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
陕西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为技能型社会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同时,也书写了许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近日,清华大学实践课账号“清华实践”在抖音平台走红。其中的铸造课系列作品受到众多网友关注,累计播放量过亿次。据悉,该账号铸造课系列视频来自清华大学专门成立的基础工业训练中心,而该账号的创建者和授课老师,都是来自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记者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自2008年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首次在学院招聘以来,共有12名毕业生到该中心工作,涉及机械、数控、材料、焊接等多个专业。目前,他们已经成长为该中心的实训骨干力量。另外,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有多名毕业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他们凭借精湛的技术,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5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
近年来,陕西职业教育不断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改革,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目前,陕西省共有职业院校417所。其中,职业本科试点学校2所,高职院校40所,中职学校230所,技工院校145所,在校生95万人。
“十三五”以来,陕西职业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全省职业教育在健全制度机制、完善体系、深化改革、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不断强化,制度政策逐步健全。陕西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陕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教育、发改、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举措,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
陕西省职业教育突出类型特色,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陕西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不断巩固中职基础性地位;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由37所增加到40所,在校生规模占到我省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进一步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向上成长的通道。
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全省职业教育深入实施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对接产业发展,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全省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面向产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10余万人,其中60%毕业生直接服务我省经济建设;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了“紫阳修脚师”等全国知名的脱贫培训品牌,在实现技能脱贫方面发挥了主阵地作用。
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五”期间,陕西职业教育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补短板、激活力、提质量,为构建技能型社会、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完善体制机制,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陕西将强化职业教育省级统筹,加强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保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强化职业教育考核督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凝聚起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全省职业教育将加快体系建设,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进一步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地位,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双达标”和“双优计划”建设;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不断强化高职院校主体地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不断提高职业本科教育质量;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
陕西不断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联盟,与行业、园区联合,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推进产教融合型省份试点,推动咸阳等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对接区域主导产业,建设行业指导、企业深度参与的新型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
陕西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释放职业教育新活力,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优化结构作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路径,把待遇保障作为提升教师队伍地位的关键举措,努力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管理干部队伍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陕西职业教育正面向未来,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达标工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充分体现陕西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